星期二, 12月 18, 2007

史觀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

我記得在高中時,有著一位我非常尊敬的歷史老師,雖然身處在理組,但是他一直認為我是個不折不扣的文組人。有時候因為太高的國文和歷史成績,常被同學笑我說是理組皮文組骨的人,甚至還被封上王維的稱號。
在歷史上,成王敗寇本是兵家常事。借鏡歷史常常能學到許多事情,無論是楚霸王項羽、亂世奸雄曹操、知人善任的唐太宗、乞丐皇帝朱元璋,名臣將相、騷人墨客、奇聞軼誌,都能在老師的講課中栩栩如生、精彩非凡。我很喜歡這樣的歷史課,回憶起來依然動人。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唐太宗 李世民

歷史老師常常拋出需要我們獨立思考的議題,而非死板板的講課,不管黑板上的地圖如何飛舞,總是會停下段時間讓我們來思考一些問題,不論是歷史的教訓、運動的啟蒙、後世的影響,都曾經成為我們交辯的話題。從小到大,故事我聽多了,但是能在記憶洪流中停頓,而不流逝的故事,通常不會是精采的戰事、動人的詩篇、輝煌的朝代,而是值得我一段時間過後,可以回頭審視,一而再再而三驗證的真理,這些隨著歲月增長、智慧累積,會有著深刻體認的典故、定律才是我所熱愛的歷史。

我永遠記得那堂課,那堂課離鐘響並不久,老師拋出了一個令人無法答辯的問題,問道:「你們學習這麼多歷史,人類的文明究竟是直線前進、迂迴前進,還是循環式的不斷重蹈覆轍?」我心中思索良久,不管選擇哪種都好像有點不夠正確,人類的文明卻無法套用一個規則進行講述。老師說道:「這是史觀,學歷史的人心中都有一套解釋的說詞來陳述對於史觀的看法與概念。」

「越為人所接受的道理與概念越是淺顯易懂。」或許有些人,會不贊同上述這句話,畢竟人分別有各自的想法。

在大家一片譁然,無法說出正確的答案的同時,老師緩緩說道:「史觀有許多學者分別提出不同的見解與看法,直線史觀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當然其它史觀也相同。最被老師所接受的史觀是螺旋史觀。螺旋史觀代表人類文明以螺旋方式前進,總體來說是前進的,但是以迴旋的方式前進。有時前進速度緩慢、有時很快。」我早就已經忘記當時老師所提及的史觀是誰所提出的,但是這樣的見解頗為令人接受。

「通常,不是尋求最佳解,而是較佳解。」大多數人心中通常只存在最佳解,成功的人則尋求較佳解,對於沒有最佳解的問題,才不會往死胡同裡去,歷史上很多概念問題都會往這個方向來進行解釋,比較為人所接受。因此歷史上沒有存在不敗的戰士、不朽的神話、不墜的王朝,現在如此,千年後亦如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