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20, 2012

台灣國球是贏球;台灣之光是沾光。


從早些年的王建民熱,到最近的林書豪瘋狂。一路上只證明了兩件事,媒體依舊弱智,體育仍然一蹶不振,台灣國球是贏球,台灣之光是沾光。從青少棒、成 棒、職棒到亞錦、世錦、經典賽,體委會缺人只會徵召,沒錢只會哭窮,怪的是又可以請高官看球,旅外打球卻要球員自費、練習自費、教練自費,甚至是醫療自 費...,我國領袖除了嘴上說:"體育決定國力,深耕培植體育人才以外",實質上,體育在編列預算上,經費永遠是最低的,國家主權可以各自表述,沒想到謊 言兩個字也可以各自表述。

一旦比賽輸了,就叫國內選手自己游回台灣;一旦贏了,簽名的啦!握手的啦!沾光的啦!站台的啦! 都要人家去幫忙,甚至人家美國人都能喊成台灣人,自己喊的愛台灣卻只能自欺欺人。這也怪不了別人,遠的不講,就說近的,誰小時候的夢想是打球,然後被勸退 的?沒一萬也有個五千人吧?但在台灣打球連餬口都有難度,無怪乎581聯賽更像是綜藝團體跟髮膠聯盟。就連好一點的棒球,政府又何曾重視過他了呢?更不要 講其他的體育賽事。

教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體育是甚麼,可以吃嗎?林如果唸不到哈佛,大概也別想成就籃球了,唯這根 深蒂固的台灣標準父母思想,隱約可見台灣血統。教育的失敗,來自於各方面、各領域的失敗,台灣不是出不了好選手,至少王建民、曾雅妮、盧彥勳、楊淑君都曾 經證明過,他們都曾經給了台灣榮耀,但我們曾經給了這些選手甚麼實質幫助?除了加油?環境、文化,甚至教育理念和想法,都不曾重視過體育這塊,沾光文化一 覽無遺,能有多少的下一個王、林的棒球夢或是籃球夢會被實現?

絕非悲觀與唱衰,但至少不能自欺欺人,如果你曾有一個夢,而 不能被實踐,你應該嘗試實踐他;如果你兒子有一個夢,請嘗試支持與鼓勵他,而不是勸退和唱衰。人因夢想而偉大,而台灣人則累到不做夢,更無暇去想,看著人 家的成功只能眼紅,口上喊著加油卻只想沾光,他們背後的那一塊努力,沒成名之前的苦練,台灣大環境給的壓力,政府媒體只會抱大腿,永遠沒有配套措施、不存 在的補助款、消失的體委會、失智的政客與弱智的媒體,我們很難有下一個台灣夢,下一個台灣之光。

星期一, 1月 09, 2012

新春 緬懷與展望




依稀記得當年父親房上掛著朱子治家格言。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父親出生的那一年,是個物力匱乏的時代,舉凡能用的,能省的,可以重覆利用的,都被當成寶物。醬油配稀飯,三餐五塊錢能解決的時代,小時候的教誨,父親的念茲在茲,迴聲縈繞、歷歷在目。我老媽還曾非常高興述說著當年,她小時候拿塑膠鞋去田中抓青蛙的故事。

我從我老爸的口中得知,當年他年輕時帶老媽約會第一次去看電影的時候,那部片叫做「上帝也瘋狂」是部喜劇片,全場笑得要死,老媽睡得很死,老爸一怒之下,以後都不帶老媽去看要付費的電影了。至於千金小姐如何下嫁鄉野莽夫那就是另一則傳奇故事了。

小時候家訓極嚴,凡犯錯,學校被老師教訓一頓,回去再被教訓一頓,絕對粗飽的,同場加映每每上演,通通免錢。在老爸心中,課業不好,再努力就可以;家教不好,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有一次我段考理化考超爛,我哭超慘,最後來是老爸來安慰我的。老爸是典型的金牛座,擇善固執,勤儉持家,再加上數理能力極強,跟數據有關係的,都逃不過法眼。不論是考卷上的分數,還是股匯市的買進賣出。

小時候總活在嚴格的獨裁統治下,沒有甚麼好可以溝通的。很多事情並沒有討論的空間,通常是老爸說了算。老爸還在擔心沒放手讓我們兄弟倆飛,自己卻已落葉歸根。老爸很喜歡登山,我們在老家附近選了座可以看見小溪山邊的位置,讓老爸長眠於此。

父母對子女學會放手很困難,很多子女都很埋怨父母。我也一樣,我現在仍常埋怨老爸,因為他年輕時候沒有好好善待自己,使他永遠將在我生命後半段路程缺席,而我永遠少了位嚴師可以請教,缺了位當我受挫可以做我後盾的慈父。當我知道父親將不久於人世,與父親互動,更是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父親的確留下了遺言,如同他的身影、為人處事之道、風範都深刻的影響了這個家庭,甚至是家族。

當我面對人生抉擇的時候,都會仔細的想一想,如果老爸是我,他會怎麼做?
(我也想對長輩們說:當子女面對人生的抉擇的時候,能仔細的想一想,如果我是子女,應該要怎麼做?) 溝通就是設身處地的替他人想,當你不站在別人的位置上,不低下身段怎麼聽得見孩子們的聲音。孩子們都不小了,也該輪到第二代來職掌家族了,你們這群老頭子。(老頭子肯定是敬語,與出紀昀解乾隆老頭子一詞;萬壽無疆謂之老,頂天立地謂之頭,父天母地謂之子。)也因為我常這麼想,老爸就像從未離我遠去一樣,伴隨著我成長畢業,甚至是未來的娶妻生子或是成家立業。

一個人的人格養成、談吐、風範,可以清楚看見他的背後,那一個家庭的一切,甚至是一個家族的一切。生命中一定有至少一個人曾深刻的影響了你,只是你被潛移默化而不自知。而當之子女的,也一定得知道,你的行為舉止,代表了你的家庭,甚至是你的家族,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很多事情千頭萬緒固然繁雜,但生命和生活終歸是簡單而樸實的,人生應該如此,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從不後悔曾做出的抉擇。老爸,該輪到我實踐諾言了,回高雄照顧老媽,請別擔心,好嗎?

寫於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十日

星期一, 12月 26, 2011

輿論 與 新聞


何謂輿論?英文稱之為Public Opinion,定義廣泛,是自由民主下的產物。法蘭西思想之父-伏爾泰名言:「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有了這項權利,乃有言論自由,有言論自由,始有輿論和新聞。

輿論有很多成因,不論好壞,包含人云亦云和三人成虎,其中也不乏客觀的指正與正面的批評針砭,但輿論不可作為真相的一環,所以不能純以輿論而為新聞。

新聞應闡述事實,說明真相,報導實情,只論真偽,無論黑白。但在資訊充斥時代,卻不乏見到新聞主宰民意導向、自創故事、自編情節、搧風點火,甚至為了自己利益,不惜出賣公正。輿論必含有個人思想或是群眾思想於內,新聞則務須確保公正客觀之立場。只可惜!多數媒體幾乎以輿論作為新聞,將自身利益視為首要,甚至昭然可見其偏袒的政黨或企業。當查證、校稿遠不及八卦和綜藝的時候,新聞則蕩然無存。

很多文化、習慣、風俗始成輿論之環節,而這些東西不乏積非成是、久錯成自然的道理。誠如同群眾正義則成暴力,輿論壓力何嘗不是?新聞不應成為打手,助其一方,不應添加個人立場和胡亂攀指,敘述而非議論、竭誠而非虛假、公正而非偏袒,應視職業道德高尚的行業,其情操與職守遠非一般百業可比擬。

有人譏指國家元首以新聞治天下為恥,此為誤解和謬論。若新聞客觀且公正、即時且正確,透過新聞治國有何不可?但政治力介入新聞媒體,企業角力進入報章雜誌,事實真相、公理正義、客觀偏頗一覽無遺,何來以新聞治國之說?

星期一, 11月 07, 2011

小處成就大事.~德瑞克 騎士



小處成就大事.~德瑞克 騎士


電影 是一個廣為人喜愛的興趣,而在祕境系列中,它是一個重要的元素,可以在幕後中,可以看到很多的美術插畫,就為了畫面的幾個分鏡,而特地畫出的油畫或是素描,這是一個動畫電影當中才擁有的重要概念。

電影的核心的是甚麼?說故事,在動畫界舉目可以被列為說故事高手的,大致脫離不了夢工廠、迪士尼、皮克斯,以及日本國寶宮崎駿。我說:賈伯斯那一段歲月離開蘋果貢獻很大,因為他為後人留下了皮克斯,這個非常會說故事的工作室。

把話題拉回到祕境系列,祕境2這個在祕境這系列作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相當多重量級的獎項,給玩家帶來了數不清的感動,成功的說故事是一個不能被剝離的要素。祕境這系列被玩家所推崇,不外乎就是電影般的動作情節,如果被譽為電影,玩家會覺得劇情不重要嗎?

不可否認的,祕境三在誠如德瑞克騎士所言:小處成就大事。不論在任何的細節處理上,都更上一層樓,無論是靜態的紋理或細節,動態的物理變化(...),都達到了PS3遊戲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少部分的關卡沒有注意到BUG以外,畫面幾乎到達了PS3所能呈現的極致。

環繞在技術上所打造的劇情,很多玩家很度濫郵輪那段劇情,但是郵輪那段的技術卻是整個祕境三最被製作團隊推崇段落的其中之一,因為海洋、波浪都是即時運算的結果而非動畫,代表你每次遊玩這個關卡,它們都不會一樣;以及郵輪像鐵達尼一樣攔腰折斷翻轉90度的大量運算,德瑞克在沉船的逃脫過程沒死在PS3熱當真是個奇蹟,頑皮狗相當自豪團隊擁有想做就做得出來的技術高度。

但也由於環繞技術打造劇情,劇情上顯得不夠細膩,漏洞百出,虎頭蛇尾,草草結束。相信多數玩家喜歡開頭更勝於結局,技術高度或許遠勝於二代,但是電影的說故事能力卻輸給二代太多,不論是高潮迭起的劇情張力、描繪反派的人物刻劃都遠不及二代,就連遊戲長度都不及二代。

三代的劇情給人的感覺是過於零碎,連貫性與流暢性不足,小細節與結尾也太草率。製作團隊希望火燒莊園,於是有了火燒莊園;希望有鐵達尼劇情,於是有了鐵達尼沈船;希望有個墜機橋段,於是有了墜機;最後來個沙漠迷途,無奈藍光片不夠塞,只好拍到這。就像電影資金不足,拍到一半,導演說:就拍到這吧!觀眾看到一半愣住的Fu,只差螢幕沒打上下集待續字樣。張無忌,我在大都等你;德瑞克,玩家也還在等你的騙局啊!

就因為劇情影響這系列作品太多,導致許多遊戲系統修正沒有被太多玩家的心得所描述,不過整體而言,手榴彈的改良和近戰系統一定程度的降低祕境三的難度,如果在二代也擁有返擲手榴彈,在那一堆紅光閃來閃去的景點人生就不會這麼黑白。雖然這系統仍有問題,為什麼臨近槍或彈夾就變成換槍跟補彈夾而不是先返擲手榴彈?德瑞克可能還活在二代認為被炸死事小,沒多A點彈夾會活不下去。

做為一個死忠的祕境迷,一定也會喜歡類似戰神或暴雨殺機類的遊戲,在做為一個把電影當作遊戲一環的作品中,說故事的劇情種重要性絕對不能被忽略,暴雨殺機就是一個非常出色擁有電影元素的作品,而戰神三當然也不遑多讓。

仍希冀祕境四可以將電影元素這項重點重新審視,劇情是祕境故事不能被忽略的一環,如果三代已經證實了技術高度,四代請帶給玩家夠細膩的劇情。小處成就大事,一樣適用於劇情上,說故事能力會給聽故事的玩家不同於畫面上的感動,就如同骨灰級遊戲一樣會被緬懷而非埋沒一般。

整體而言,祕境仍然是年度重量級作品,期待過高反而受傷害,帶著看好萊塢特效動作片而非對手戲劇情片的Fu會更好,腦中也不要想劇情怎樣進行、這橋段怎麼有BUG,解謎時醒來就好,滿分作品無誤。

附註:題外話,電影元素向來是祕境系列的主軸,連製作團隊都承認的事實。如果換成惡魔靈魂,老子才不會理會劇情幹嘛要打這支王,我要的只是倒王的過程和王倒下的感動,那才是重點,所以惡魔靈魂畫面跟劇情可以忽略或者是不合理,但祕境系列不行,END

甚麼?解謎沒有談到?那部分還是留給玩家去體驗比較重要吧!說穿了,不論簡單或難,青菜蘿波各有所好,好壞見仁見智,至少在水準之上,除了號稱砂中亞特蘭提斯沒有機關就被三顆子彈打沉了是最大的謎吧?

星期五, 12月 03, 2010

大學四年與研究所

或許,大家都有一種迷思,研究所出來工作會比較好找,會比較多金,導致國內各大研究所爭相搶奪學生,研究生的素質真的有贏過大學生嗎?
研究生素質,真的贏過大學生嗎?以前的大學生跟現在的研究生比呢?
(我時常自己問自己)

或許,大家都誤會研究所的原意了。其實,研究所之所以招生比大學人數少,不是只有高學歷的光環加持而已,而是給真正希望充實自己和研究一些東西的人唸的。研究生並不一定比較聰明,但一定比較認真。
(我有比其他人認真嗎?)

如果你打算混兩年研究所為了一張紙,那大可不必。沒有比較認真的研究生,我想大可不必多花那兩年時間。兩年時間可以做多少事情?何必為了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研究、跟你八字不合的老闆、一堆有的沒有的奇怪學分和一篇不知所以然的論文過不去?
(我真的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我很反對為了唸書而唸書,尤其是沒有為什麼的那種。大學四年,我只在乎我懂得有沒有比別人多;實做能力有沒有比人家強;有沒有比人家認真?
(時間如果能重來一次,你會不會後悔自己的決定?)

四年裡,我曾經瘋狂的玩過、神經病的笑過、抓狂熬夜過、跟時間搏鬥過,人不輕狂枉少年。我很慶幸的有遇到一群夠罩我的死黨,教學夠認真的教授,一群可敬的學長姐和可愛的學弟妹。
(應該慎重思考人生方向)

時間也就這樣匆匆的流過,一堆科目的專有名詞我已經記不太起來了,我依稀還記得KSA。KSA講的東西並不多,但是很重要,K是Knowledge知識,S是Skill技能,A是Attitude態度。知識學的沒贏過其他人,技能也還可以,但是態度我相信我做得比別人好。
(我的KSA競爭力夠嗎?)

「知識決定財富;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曾經有人戲謔過「高知識分子都當人家員工;沒讀書的都自己創業當大老闆。」知識並非成功的必要因素,不過它是其中的一環,而且,很多東西是課本和教授不會教你的。
(我的知識夠嗎?我的格局夠嗎?我的態度呢?)

如果真的認真算起來,知識的重要性恐怕還比不上經驗,看各家公司的徵才就會知道,經驗這種東西向來是要自己摸索的,就如同「錯多了就會做對」一樣。正如同老鳥帶菜鳥制。

現在越來越多公司徵才偏向「能力取向」。「測不準原理」已經用在學歷上面了,除非你是名校出身的。儘管你是名校出身的,你的能力是否比別人強?你的實力是否能受人景仰?聘你公司是否得到相對報酬?
(能力一切的時代已經到來)

「請說出我們要錄用你的理由?」

研究所不是萬靈丹,他不會告訴你上面那個問題要怎麼回答;反之,你現在是大學生的話,得要好好考慮上面那個問題要如何回答了。
(研究所是必要條件嗎?)

上面一連串的蠢問題,我把自己問傻了,你們呢?



靜默冥思從日誌 翻箱倒櫃出來的文章

星期日, 7月 18, 2010

FIFA World Cup South Africa 2010 Games Review

請選擇最適合代表次次世界杯的選項?
A.    Zakumi [傳說中此次南非世足賽超低調吉祥物 – 扎庫米獵豹,聽說開幕有出現過]
B.    Vuvuzela [擾人64場比賽的嗡嗡聲 – 烏烏茲拉,像蚊子一般的叫聲]
C.    St. paul [超強神算章魚 – 聖保羅,八場預測全數命中]
D.    Goal [本屆世足最強門將 – 門柱,總擋下球數遠超過金手套獎得主]

本人覺得:C>B=D>A

世足賽旅程落幕一周了,僅以這篇文章紀念本次世足賽64場精采絕倫的賽程。
以下為四強點評:
恭喜 西班牙順利拿下本屆世足賽金杯,國史上第一座金杯,意義非凡!西班牙雖然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小組預賽第一場爆冷輸給瑞士),但是卻展現了無比的韌性過關斬將,一路殺進總決賽,最終靠著延長加賽的一球致勝球擊敗了宿敵荷蘭,如願以償。

荷蘭最終飲恨吞下最終戰的第三次敗績,終沒能持續到最後。惹上犯規麻煩的全隊,在延長加賽時,一名球員以苦吞雙黃牌換一紅牌下場,十名球員對戰十一名球員,最終苦嘗敗果,橘軍不死,仍是悍將,直指下屆世足。

德國,能走到四強賽,小將們功不可沒,對戰西班牙若非中場缺了穆勒,勝敗仍然難講,堅毅的球風,明確的傳球,漂亮的快速反擊,盛產名守門員的鐵血坦克,雖然僅以第三名作收,仍獲得世人無數讚賞!

烏拉圭,最佳進步獎得主,相信這次世足賽令許多國家意外不已的殿軍,以黑馬之姿殺入四強賽,相信收穫良多,雖然圓夢未成,但是已然跨出重要的一步,超越自己更勝別人,相信烏拉圭下屆會更強。

最佳退步獎:法國;角逐者:義大利。
亞洲嘉勉獎:日本、南韓。
勇氣可嘉獎:北韓。
含恨而歸獎:巴西、阿根廷。
進球不算獎:美國、英格蘭。
最佳球員演技獎:C羅納度。
最佳腳法:梅西、卡卡。
仍然在睡獎:托雷斯。
驚豔四座獎:穆勒、本田佳祐。

最後再次恭喜西班牙成為2010年FIFA World Cup總冠軍!~
我們2014巴西再見!~

星期五, 5月 07, 2010

經濟學家的人生


1 一群功夫學生要畢業了,老師諄告他們:「出去以後,千萬不能和經濟學家過招,因為他們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

2 學生:既然市場是萬能的,那麼我們還要經濟學家有什麼用?
老師:因為經濟學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而這是市場做不到的。

3 完全競爭:第一天,上帝創造了太陽,接著魔鬼創造了灼傷;
第二天,上帝創造了性,隨後魔鬼創造了婚姻;
第三天,上帝創造了一位經濟學家,而魔鬼陷入了沉思。
思前想後了好大一陣子,魔鬼也創造了一位經濟學家。

4 驕人的業績
經濟學家預測出了過去5次衰退中的9次。

5 已被證實的兩大命題
經濟學家第一定律:對任何一位經濟學家而言,一定存在著一位實力旗鼓相當的同時觀點又針鋒相對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第二定律:他們都是錯的。

6 彈無虛發
問:你應該到哪裡發表論文?
答:如果你能理解並能證明,那麼就寄給數學雜誌;如果你能理解但無法證明,那麼就寄給物理學雜誌;如果你不能理解但能證明,那麼就寄給經濟學雜誌;如果你既不能理解也無法證明,那麼就寄給心理學雜誌。

7 總統的困惑
克林頓和葉利欽在首腦會談的間歇閒聊。葉利欽對克林頓說:「你知道嗎,我遇到了一個麻煩。我有一百個衛兵,但其中一個是叛徒而我卻無法確認是誰。」聽罷克林頓說:「這算不了什麼。令我苦惱的是我有一百個經濟學家,而他們當中只有一人講的是事實,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個人。」

8 智慧的顯現
一位經濟學家去華盛頓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當站在恐龍化石面前時,他對身邊的遊客說:「這只恐龍的歲數足足有20億年令10個月。」遊客驚訝且恭敬地問道:「您從哪裡得到如此準確的信息?」經濟學家不無自豪地回答說:「10個月前我來此參觀過。那時講解員告訴我這只恐龍已經20億歲了。」

9 政府的威能
如果經濟在運轉,那就徵稅;如果經濟不斷地在運轉,那就監管;如果經濟停止運轉,那就補貼。

10 問:要多少個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八個。一個把燈泡裝上,其它的人負責保持的東西(條件)不變。
問:要多少個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一個也不用。要是燈泡壞了,市場機制自然會把它更換。
問:要多少個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那就要看當時的工資如何。
問:要多少個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愈多愈好。因為這樣便可增加就業、刺激消費,令總需求曲線向左移。
問:上帝為何創造經濟學家?
答: 因為有經濟學家的話,天氣預報便顯得準確得多了!

11 假如有一千名經濟學家去處理換燈泡的問題,當中會有十個理論經濟學家,各人對換燈泡的方法有不同的主張。餘下的九百九十個實證經濟學家就努力地去檢驗那一個的理論正確,最後所有人還是在黑暗之中。

12 唯有經濟學這一門學科,會出現兩位學者互唱反調,而他們卻分享著同一個諾貝爾獎。(Myrdal 與 Hayek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13 誠實
甲:「聽說經濟學家總在說謊。你能否告訴我,如何判定他在說謊?」
乙:「經濟學家大都比較誠實,很少掩飾。你只要注意他的嘴就行了,嘴一動,他就在說謊。」

14 語言大師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的名言:如果你覺得聽懂了我說的話,那你一定是誤解了我的意思。

15 絕對真理
慶賀生日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統計數據表明,一個人一生中歡度的生日越多,他的壽命就越長。

16 什麼是經濟學家?——知道100作愛方法,卻從未與異性交往的人。

17 病毒
如果社會是電腦,經濟學家就是病毒。可大致分類如下:
利益集團經濟學家病毒:其作用是把硬盤分成許多小單位,每個單位 均無任何實際用途,卻都聲稱自己是本機器上最重要的部件。

計量經濟學家病毒:染上此病毒後,60%的機器將在14%的時間 裡丟失38%(正負3個百分點)的數據。

政治思想庫經濟學家病毒:佔用內存但不幹活,只有到下次選舉才能清除。

政府經濟學家病毒:你的系統無法工作,但所有診斷程序都報告說一切正常。

社會主義經濟學家病毒:造成當機,毀掉硬盤,並堅決否認此事發生過。

主流經濟學家病毒:聲稱受到電腦上其他文件威脅,並以「自衛」為借口刪除他們。

中央銀行經濟學家病毒:確保它自己大於其他所有文件。

跨國公司經濟學家病毒:刪除所有貨幣文件,微笑著發出經濟即將變好的信息。

供給學派經濟學家病毒:讓你的電腦沉睡4年,醒過來卻發現債務增加了三千個億。

環境經濟學家病毒:阻止你刪除任何文件。

18 經濟學家到明天才會知道為什麼昨天預言的事情在今天沒有發生。

19 經濟學家就是這樣一種人,他並不知道他所談論的,但是,他讓你覺得這是你的錯誤.

20 兩隻母牛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如果你有兩隻母牛,你送一隻給鄰居,以體現友好。

在共產主義制度下,如果你有兩隻母牛,你把它們送給國家,而國家供應你牛奶。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如果你有兩隻母牛,你賣掉一隻母牛,以所得收入再購進一隻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