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4, 2006

你是伯樂?還是千里馬?


相信各位都聽過伯樂相馬的故事,你是伯樂?還是千里馬?沒有伯樂,自然就沒有千里馬。當伯樂容易哉?成千里馬容易哉?

今天上藝術管理,我們教授說了一段很棒的故事:「社會就像一隊人群,自然有人走在人群的前面,當然也有人會走在中間,難免有人落後。我們通常聚焦在領先人群的人身上,希望他們能帶領人群前進,當然這些人也背負著一些使命,一些責任。領先人群十步的,通常是企業家、實務家、政治家;領先人群百步的,通常是學者、領袖;領先人群千步者,我們把他們稱為聖人、先知或是殉道者。」聽到這裡,我就想到前瞻的想法、創新的思維、過人的勇氣。

的確沒錯,接下來的例子比喻的確貼切:「通常殉道者或是聖人、先知擁有過人之能,能瞻仰未來趨勢,誠如至聖先師 孔子、先知 穆罕默德、西方三傑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甚至是 耶穌一類,通常他們的想法不能被當代世人所接受,而這些人通常秉持自己理念,為理想而戰,最後殉道。而最後世人會瞻仰這些人的丰采,認為他們先知先見為人群帶來的進步與合諧通常無可取代。」

「而學者與領袖呢?學者也就是教育家,必須專牛角尖,思考將來會發生的事情,預測將來的趨勢,新的發明、新的事物、新的科技,都仰仗學者去革新。領袖自然要有領袖的風格,當一名出色的領導者必須有創新的思維、前瞻的邏輯、Open Mind的觀念。」

「企業家、實務家與政治家就必須擔起當代普世價值的重責大任,通常革新腳步有限,而思慮也偏向縝密,會謹慎小心的踏出每一個步伐,帶領人群前進,使眾人不至於滑倒或摔倒。」你會發現故事中領先人群取決於前瞻的願景、創新的思考和開放的觀念。

如果你是千里馬,你當然渴求識才明主,你的頂頭上司,這些人在人群中的位置得比你的位置來得前面,如果這些人的位置名不符實,你就不會是千里馬,而只會是一匹鹽車瘦馬。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是伯樂,別忘了後面有千里馬,這些千里馬,不一定會走得比你慢,你必須驅使千里馬前進,當然自己也必須前進。只有最後一名落後者跟上人群,整個社會才算踏出完整的一步。

豈有千里馬,未能千里馳騁?豈有伯樂未具識人之才、識才之能?你是伯樂?還是千里馬?

沒有留言: